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原创 -> 今日网闻
【地评线】贺兰山网评:网上阅读要“留神”
2023-09-18 19:51:15   
2023-09-18 19:51:15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经常上网的网友会发现,网上有不少东西都不可信,其中,有的不顾事实,有的违背常识,有的张冠李戴,有的甚至有错误导向,但是,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网民的普遍重视,有的网民轻易地就信了。

  在网上,一直有人热衷于拿老一辈革命家、民国时期历史人物以及当代文体明星的传闻逸事做文章,有的翻历史旧案,有的传播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,有的揭露鲜为人知的内幕,有的讲述闻所未闻的事件,有的散布耸人听闻的奇事、怪事,其传播形式既有文字,又有画面,还有解说。这些东西,一般都能“夺人眼球”,具有一定的可读性、可视性,也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,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,其中,有的是教科书上没有的,可以让人增长见识、了解历史,有的则颠覆人们以往的认知、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,有的则抓住了人们的“好奇心”“偷窥癖”,让一些人欲罢不能。毋庸讳言,这里面既有积极的,也有消极的,往往鱼龙混杂,黑白难分,真假难辨,让人不明就里。

  网上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大量传播呢?对这些东西,我们不能一概而论,不能一棍子打死,不能全盘否定。

  如果稍加分析,我们就会发现:首发者、转发者各有各的好恶,各有各的取舍,也各有各的目的、各有各的意图,其中,有的是为了弘扬时代精神、传播正能量,有的则是别有用心、借此喻彼,有的立意不高、散布消极情绪、蕴藏低级趣味,有的则是猎奇、蹭流量、捞取个人利益。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,首发者、转发者、点评者的“热情”都很高,这类东西在网上因此也层出不穷,即使手机不离手,也不能看完这些堪称海量的东西。因为这些东西具有一定的吸引力,便总能调动网民的兴趣,阅读、观看者也是乐此不疲。

  但是,由于有些首发者、转发者不认真、不严谨、不细心、不核实,网上就弥漫着不少不正确、不准确,甚至错误百出的东西,其中有捕风捉影的,有人云亦云的,有无中生有的,有望文生义的,也有“合理想象”的。例如,涉及领袖之间的对话或活动,本没有第三者在场,传播者也没有机会获悉第一手资料,他们却能描述得生动传神、活灵活现。再如,民国时期的宋子文实际活了七十多岁,有人在网上却说他44岁就离世了,还有搞错人名、地名、职务、籍贯的,类似的问题可以说层出不穷。

 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有些人将已有定论的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翻检出来重新“拷问”,颠覆公众已有的认知。最近,就有人以低俗的方式将鲁迅、郭沫若、老舍、茅以升、吴晗等著名文学家、艺术家、科学家拿到网上“爆炒”,不但“合理想象”,而且“大胆推测”,甚至添加了许多不实之词,往人的身上泼脏水。还有人无端攻击谩骂早被历史肯定的人物,肆意贬损他们在人们心中固有的形象。实际上,传播者并没有发现新的资料,手中也没有掌握什么证据,但他们仅凭一些传言和猜测,就道听途说,妄加评论,这些东西既不严肃,又不准确,难以令人信服。

  所以,阅读、观看这些东西,我们一定要“留神”,一定要保持应有的判断力、鉴别力,不能一看了之,不能听之信之,更不能以讹传讹,继续扩散。发现了错谬,我们就应该大胆地指出来,避免谬种流传。对错误的评论,则要旗帜鲜明地批驳,不让错误的东西误导舆论。

  令人欣喜的是,网上也有人勇敢发声:有人一针见血地斥责一些东西是“胡编乱造”,不仅指出其错在何处,而且将正确的东西标示出来;有人则毫不掩饰地质疑“小编”编发的用意,问他们“意欲何为”。这些有判断力、鉴别力,又有责任感的网民,令人钦佩,我们不仅要为他们“点赞”,而且要向他们学习。

  阅读要“留神”,既不能盲目轻信,也不能人云亦云。如有疑问,就要核实!现在,是应该相互提醒一下了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  庄电一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尤天竹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